今天看到香港作家陶傑2010年03月18日的一篇文章。節錄其中部份作分享。
陶傑: 悼一位真左派
英國工黨前領袖傅特( Michael Foot)高齡逝世,享壽九十六歲,在英國引起一陣哄動。
傅特是一位硬腰骨的真左派。然而,傅特逝世,大政治家戴卓爾夫人也發表聲明:「他是一個很有原則的人,也是一位傑出的議會家。」…,傅特雖然從來沒有當過權,口才卓越,堅持幾十年人權和自由的理想,卻擁有比議員更大的影響力。雖然他的政見,像提倡全民社會主義福利,…,外交政見尤為幼稚。但在國內,他提倡平等,身體力行,不貪污,不受賄,一生清寒,拿着一根手杖,放着小狗,在倫敦居所外的哈姆斯特草園孤獨散步的形象,早已成為民主的人文風景。
八十年代,戴卓爾夫人是首相,姿態是鷹派,傅特在國會的另一邊,以左派理想主義者自居。兩人都有出眾的口才,在國會辯論,…,領教兩大演說家的交鋒。「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在英國看過世界第一流的政治家辯論,…,回到香港聽見一伙三等精英的垃圾口水戰,又怎會看得入眼?
節錄完
傅特當工黨黨魁時,我已不在英國,只是偶爾在新聞到看到他,對他認識不多。英國人對人權和民主向來就極之重視。我在香港生活多年,我從不投選舉票。原因?除了如陶傑所說的“看不入眼” 外,香港的政黨文化,候選人的政綱理念,選舉意圖,我 “投不出手”。 當年我在新西蘭,看到朗伊總理 (David Lange ) 和反對派的政治辯論,雖不大明所以,但那種震撼國會的激情,真是大開眼界。新西蘭雖然是國小,但從政府的管治和議員的作為,都很容易看出他們真的是為人民服務,是真正的公務員。
例一:1988年資深國會議員Richard Prebble (State Owned Enterprises Minister國有企業部長) 往受經濟低迷打擊的農村區從事活動,希望能得到農民的諒解和舒解當時農民的困難,但農民們都不賣他的帳,照口照面的向他擲雞蛋,他沒有閃避,也無可閃避。雞蛋黃連蛋白從他額上流下面部,他沒有顯出驚惶失措,從容的掏出手帕拭去臉上的蛋漿,繼續他的演說,也沒有要求逮捕那些擲蛋的農民。整個個程都可在電視新聞中看到。
例二:在2000年以後的一個二月六日的Waitangi Day (我不肯定是那一年) ,總理Helen Clark在北方的毛利族區出席Waitangi Day的儀式。正準備向台下演說時,一位肥胖的女毛利族人突然出現在她身後,用腿踢她下台。Clark 被踢至俯衝台下。她沒有驚惶失措,整理儀容,從台下回歸台上,繼續儀式,沒有控訴那襲擊她的女人。
在中國,襲擊官員已是極其嚴重的罪行,這種襲擊國家政要的事,其後果更是不可想象。不過此等事絕不可能在中國發生,因為中國不是民選政府。即使在所謂民主的香港,也不可能發生。因為中國人都愛惜羽毛。請看以下報導:
“2011年10月13日香港立法會開會期間,議員梁國雄向特首曾蔭權擲熟雞蛋,雞蛋擊中曾背後的牆壁,曾蔭權表示「好驚」”。這事件甚為喧嘩,其實也不過是一種政治鬧劇。
第一, 梁國雄沒有全心把雞蛋擲中曾蔭權,他刻意地把雞蛋擲偏一方,因為他知道擲中的政治後果。
第二, 曾蔭權擘大口叫「好驚」、「好驚」,顯示他沒有政治人物面對突然而來仍能處變不驚的能力,只有狀作驚惶罷了。
如果把兩位新西蘭政要的經歷和香港特首比較,作為管治700萬人,世界經濟金融中心之一的香港特首實在掉臉得氣人。
從新西蘭的兩個事例,可見到什麼是民主:民眾是有權主導政府和政府官員的作為。擲蛋和踢總理下台都是表明部分民眾的不滿。在民選的政治人物立場,他們對這些事態也非常克制,因為處理不好,非但得不到活動的目的,更甚者失去民眾的支持和日後的選票。個人榮辱事小,不利自已的政黨和失卻支持,便無從組織政府及施展政治抱負。所以不得不克制,越高層次的就更深諳此道。
註:我對政治立場中立,只不過如是見聞,略加敘述。
2011年11月17日星期四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Men and women are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Relationship Counsellor John Gray's ”Men Are from Mars, Women Are from Venus“ is a classic reading in conflic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

-
What is the life of a retiree? Here is mine. I have completed a free LCSD (leisure and culture services dept) gym training program for senio...
-
我不是戲行中人,也沒有看過多少齣戲,我基本上不懂看五線譜,分辨不到音調。粵曲裡的五音六律,我從未接觸過,對曲目詞牌也認識不多。我對戲曲的認識也只限於曲辭,旋律和故事。年少時聽的是港人熟識的'帝女花' 和'鳳閣恩仇未了情'。我對粵曲的愛好源自對曲...
-
青山古稱屯門。 不過青山醫院有別於屯門醫院。 原青山醫院是針對精神科病患者, 又稱小欖醫院, 今日隸屬於屯門醫院的精神科。 看此氣派的別墅建築, 其實是精神病患者的康復地方。 左旁的是賽馬會明心樓, 提供青山醫院門診服務。 今日社會日漸進步, 精神病的覆蓋範圍也大增, 不單是很...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