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30日星期一

小雅·小明

明明上天,照臨下土。我徵徂西,至於野。二月初吉,載離寒暑。

心之憂矣,其毒大苦。念彼共人,涕零如雨。豈不懷歸?畏此罪罟!

 

 

嗟爾君子,無恆安息。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

 

 我相信不是很多人會記得這篇。

 

明明上蒼,照臨下土 這兩句無端的進入我腦海,並勾起另外的四句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詩經是中國早期嘅大眾民學。上古國人表達的文詞有限,一般大眾不是長於敘述,多以歌謠寄意,長於四字,但言簡意深。

 

金庸筆下倚天屠龍記中的一段:

熊熊聖火 憐我苦多

  明明亮光 為我消禍

  憐我世上 如許苦多

  炎炎聖火 焚化苦楚

  憐我世上 如許苦多

 

回顧電視劇中的 “熊熊聖火”,是否像詩經的原始詩歌?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點解某國人特别自大

縱觀古今中外, 相信只有一個國家堅持自己是偉大, 還侃侃而談, 口耳相傳, 不斷灌輸這觀念給下一代。 不少人認為近代某國人的無理性自大, 根植於 1842 年後敗下來的自卑? 看看當貧富兩個小孩鬥嘴, 貧的那個比不上人家, 會有什麼反應? 1.   默不作聲, 接受自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