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2日星期六

做假與商機

報導: 香港多間大學早前揭發有(國內)學生以「假學歷」申請入學, (國內)創科公司推出學歷驗證平台




1. 在誠信社會「做假」目的是達到個人利益

2. 有機會被檢控和懲罰.

3. 由此路進不應做假.

對嗎?

未必!在食腦的社會要開開腦洞為目標奮鬥新思維可以是:

1. 大多數人都會被利益動搖和受到感染當造假逐利形成一種風氣便沒有眾人皆醉我獨醒無負道德

2. 某些做假欺騙不屬於刑法網上行為執法相對困難例如男女金錢糾紛某方可以說是饋贈;網上騙案網上投資博彩詐騙都極難執法況且謀事者身在虛擬異地如之奈何.

3. 當事件氾濫形成一種社會問題當局自然會解決甚至以科技、科創為名提供協助一般單純的(鵪鶉)社會不單不追究輸入的問題更願意投放資源購買方案.

所以最重要的是謀事(作惡與否)要不背罵名更要贏取盛名。 假如有不識趣的敢發聲, 立刻反控他們抹黑華。

回顧一下這麼多年的運作已是駕輕就熟即使是大殘酷、大飢荒、大文化浩劫都全是冠以美名何況小小社會秩序.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60年輪迴一甲子

回溯歷史,香港 1967 年暴動,背後主因是中共文革滲透到香港和香港左派的煽動群眾,亦基於當時的社會貧富懸殊現象令左派煽動群眾能有所作為。 最後亦由於中共政策的調整,停止支持香港左派的武鬥行動,香港暴動亦於同年底結束。 此後香港社會進入快速增長期。亦是從那段時間起,香港出...